網站建置應該注意哪些網路資安?

網路資安是所有經營網站與數位服務者都必須重視的課題,除了防止駭客入侵與個資外洩,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資料的正確性

對於任何網站來說,網路資安是一場持續的風險管理,如何降低漏洞被利用的可能、如何確保資料不被竄改,以及如何在意外發生時能快速復原。

資訊安全的定義

什麼是資訊安全

在討論網路資安時,許多人只想到防駭與防止資料外洩,但實際上,真正的網路資安還包含資料的完整性與備份。

網站最常見的風險,不只是駭客攻擊,還可能來自人為誤刪、系統故障,甚至操作錯誤,若沒有完善的資安機制與備份策略,就算沒有遭受入侵,也可能因意外導致重要資料無法復原。

CIA 三大核心原則

  • 機密性:確保只有授權人員能存取資料,例如使用加密與權限控管。
  • 完整性:保障資料在傳輸或存放時不被竄改或破壞,避免錯誤資訊影響決策。
  • 可用性:確保系統與服務能持續運作,即使遇到攻擊或故障,也能快速恢復。

簡單來說,資訊安全不只是「防止駭客入侵」,而是透過制度與技術,讓資料保持正確、可靠,並能在需要時安全取得。

常見的網站資訊安全漏洞有哪些?

網站在建置與營運過程中,最容易出現以下幾種資安漏洞

1. SQL Injection(SQL 注入攻擊)

駭客透過在表單或 URL 中輸入惡意 SQL 指令,操控資料庫,進而竊取、修改甚至刪除資料。

2. XSS(跨站腳本攻擊)

攻擊者將惡意程式碼注入到網站頁面,當使用者瀏覽時,程式碼會自動執行,可能竊取 Cookie、帳號或導致頁面異常。

3. CSRF(跨站請求偽造)

駭客誘使用戶在已登入的狀態下,執行未經授權的操作,例如轉帳、修改密碼,造成嚴重損失。

4. 弱密碼與帳號管理不當

使用簡單密碼或未啟用多因素驗證(MFA),很容易被暴力破解或社交工程攻擊取得管理權限。

5. HTTP 未加密傳輸

若網站仍使用 HTTP,而非 HTTPS,使用者輸入的帳號、密碼、信用卡資料都有可能在傳輸途中被攔截。

網站要做哪些資訊安全防護?

網站防護

  • 使用 HTTPS 與 SSL/TLS 憑證:所有傳輸資料必須加密,避免帳號、密碼或交易資訊被竊取。

  • 定期更新 CMS 與外掛:WordPress、Joomla、Drupal 等平台及其外掛,需即時安裝安全更新,並移除不再使用的套件。

  • 強化登入安全:設定強密碼、啟用多因素驗證(MFA/2FA)、限制登入失敗次數,防止暴力破解。

  • 部署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(WAF):能即時阻擋 SQL Injection、XSS 等常見攻擊,過濾惡意流量。

  • 權限與帳號管理:採取最小權限原則,僅給予必要角色後台存取權限,避免帳號外洩造成大規模影響。

  • 定期備份與復原演練:建立異地備份並定期測試還原,確保在資料遺失或攻擊後能快速恢復。

  • 定期資安檢測:透過自動掃描或滲透測試,定期檢查是否有漏洞。

主機防護

1. 系統與軟體更新:主機作業系統與伺服器軟體(Apache、Nginx、PHP、MySQL)保持最新版本,關閉不必要的服務。

2. 強化存取控制:

  • SSH 改用非標準連接埠並使用金鑰登入,禁止 root 直接登入。
  • 採用 IP 白名單機制,僅允許授權人員遠端管理。

3. 防火牆與網路安全:

  • 啟用主機防火牆(iptables/UFW),僅開放必要的連接埠。
  • 結合 WAF 與 VPN,提升網站伺服器安全性。

4. 日誌監控與異常偵測:

  • 定期檢查系統與安全日誌,追蹤可疑登入或流量。
  • 使用工具如 Fail2Ban、Snort,自動封鎖異常攻擊。

5. 備份與快照:除了網站層級的資料庫與檔案備份,主機也應有快照機制,方便快速還原。

6. 選擇可靠的主機商:優先選擇提供 DDoS 防護與資安監控的雲端服務商或主機供應商。

常見的網站資安防護工具

1. SSL/TLS 憑證(HTTPS 加密)

HTTPS 已是網站的基本標準,透過 SSL/TLS 憑證,能確保瀏覽器與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傳輸加密,這能避免帳號、密碼或交易資訊被攔截,也能提升網站在搜尋引擎中的信任度。

Google 甚至將 HTTPS 視為排名因素之一,因此無論是電商平台還是形象官網,都應該全面導入。

2.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 (WAF)

WAF 是專門針對網站應用層的防護工具,能阻擋如 SQL Injection、XSS、CSRF 等常見攻擊,它的運作方式是檢查進入網站的請求,若發現可疑行為,會在流量到達伺服器之前就加以攔截。

3. 防火牆(Firewall / NGFW)

傳統防火牆能根據規則過濾進出主機的流量,而新世代防火牆(NGFW)則更進一步,能分析應用層數據、偵測入侵行為,甚至結合威脅情報,網站伺服器若沒有防火牆保護,容易成為 DDoS 攻擊或惡意連線的受害者,因此防火牆是網站資安的基礎建設。

4. 備份與災難復原系統

即使做好了所有防護,網站仍可能因為人為誤刪、系統故障或攻擊事件而導致資料遺失,這時候,定期備份就是最後一道保險,備份應該採用「異地備份」或「雲端備份」,並且定期測試還原流程,確保在意外發生時能快速恢復網站運作。

5. 資安檢測工具(漏洞掃描與滲透測試)

網站並非建置完成後就一勞永逸,隨著時間推進,新的漏洞會不斷出現,使用自動化的漏洞掃描工具,可以定期檢查程式與系統是否存在已知弱點;而透過滲透測試,則能模擬駭客攻擊,幫助網站經營者在真正的攻擊發生前找到問題並修補。

沒有絕對的資安

網路資安的本質是風險管理,重點是透過多層次防護、持續更新、定期備份與教育訓練,把風險降到最低,因為

1. 威脅不斷演變

駭客手法日新月異,企業與網站往往只能在威脅出現後才開始修補,因此再強的防護,也只能降低風險,而不是完全杜絕。

2. 人為因素永遠是最大漏洞

許多資安事件並不是因為系統被突破,而是來自人為疏忽,例如使用弱密碼、點擊釣魚連結、忘記更新系統,這代表光靠技術手段是不夠的,還需要員工教育訓練與安全政策配合。

3. 意外與錯誤同樣危險

即使沒有駭客入侵,網站也可能因為 系統故障、人為誤刪或硬體損壞導致資料遺失,因此這備份與災難復原機制,也是資安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為品牌打造專屬網站,即刻與AstraYo聯繫,我們能依照你的需求提供專業規劃,從設計、功能到維護,協助你打造兼具美感與實用的網站。

Jessie
Jessie